欢迎访问《食用菌学报》

当期目录

  • 全选
    |
  • 刘建雨, 王瑞娟, 陆欢, 徐珍, 于海龙, 宋春艳, 谭琦, 尚晓冬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早开伞程度进行分级,并以菌盖直径为主要指标,考察不同体积浓度(3%和1.5%)CO2和光照(蓝光400 lx)对早开伞的影响,同时检测早开伞和未开伞子实体中激素含量。结果表明:3% CO2可以有效抑制菌盖开伞;与对照(黑暗条件,未开伞)相比,光照组菌盖直径增大、早开伞严重。在早开伞的菌盖中,9种激素含量减少,1种激素含量增加;而在早开伞的菌柄中,7种激素含量增加,3种激素含量减少。研究结果为工厂化生产中解决金针菇早开伞问题提供参考。
  • 胡继鹏, 鲍大鹏, 杨瑞恒, 高贺宇, 仝乐涛, 徐爱国, 唐利华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的菌丝体(M)、幼小子实体(FS)和成熟子实体(FB)进行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结果显示,FS与M相比共鉴定出13500个DEGs,FB与FS相比共鉴定出957个DEGs。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FS与M的DEGs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膜和催化活性等条目中;FB与FS的DEGs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程、氧化还原酶活性和呼吸链等条目中。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显示,FS与M的DEGs主要富集在淀粉和蔗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自噬等通路中;FB与FS比较组的DEGs主要富集在酪氨酸代谢、糖酵解/糖异生、氧化磷酸化等通路中。筛选到与羊肚菌生长发育相关的重要差异表达基因包括编码转录因子、自噬、漆酶和碳水化合物酶(CAZymes)相关基因(ap1atg8laccase2laccase4bgl2exg1)。酶活测定结果表明,CAZymes(α-葡萄糖苷酶、β-1,3-葡萄糖苷酶)和漆酶(laccase2和laccase4)在子实体阶段的活性显著高于菌丝体阶段,且在成熟子实体中活性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阐明羊肚菌生长发育机制及相关功能基因挖掘提供参考。
  • 张丹, 徐蒋振, 董浩然, 万佳宁, 谭琦, 宋春艳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PDA培养基继代培养香菇菌株L943,当发生菌落角变时,分别分离非角变区和角变区菌丝获得菌株L943Ctr和L943Sec,考察两个菌株在多种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检测菌丝中羧甲基纤维素酶、酸性木聚糖酶、漆酶活性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并利用重测序技术检测两个菌株在基因组水平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与菌株L943Ctr相比,菌株L943Sec菌丝生长速度较慢,气生菌丝较多,易产色素,羧甲基纤维素酶、酸性木聚糖酶活性显著降低,漆酶活性和ROS含量显著升高;通过与香菇菌株L808-1参考基因组比对,两个菌株具有16个变异位点,其中14个为基因间序列变异,2个为受体激活型钙离子渗透通道基因内序列变异。研究结果可为香菇菌种退化和菌种质量鉴定提供参考。
  • 陈然然, 王佳怡, 张晴, 沈明花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用40%乙醇灌胃大鼠(剂量为15 mL·kg-1),诱导肝损伤模型,用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多糖(低、高剂量组分别命名为AMP-L、AMP-H,剂量为100、400 mg·kg-1)灌胃大鼠,4周后测定大鼠肝脏指数,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活性,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二醛(MDA)含量;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和乙酰化超氧化物歧化酶2(Ac-SOD2)表达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AMP-H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AMP-L和AMP-H的ALT、AST、GGT活性显著降低,ALB含量显著增加;AMP-H的血清TG、TC含量极显著降低;AMP-L和AMP-H的血清LDL-C含量极显著降低,HDL-C含量极显著增加;AMP-H的SOD、SOD2活性显著增加;AMP-L和AMP-H的MDA含量显著降低,Nrf2、HO-1和Sirt3表达量极显著增加,Ac-SOD2表达量极显著降低,表明蜜环菌多糖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蜜环菌多糖缓解肝损伤提供参考。
  • 张德芳, 侯淑婷, 王无霞, 葛广亮, 李泽辉, 孟俊龙, 常明昌, 耿雪冉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Y),构建小鼠肝脏损伤模型,灌胃鳞杯伞(Clitocybe squamulosa)多糖(C. squamulosa fruiting body polysaccharide,CSFP)溶液(200、400、800 mg·kg-1);测定小鼠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的含量;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的含量;检测SOD、CAT、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 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组(CY组)相比,鳞杯伞多糖组小鼠体质量增加,进食、饮水情况均有所改善;鳞杯伞多糖组小鼠肝脏SOD、CAT、GSH-Px活力显著升高,MDA水平下降,GSH水平显著提升;与模型组(CY组)相比,鳞杯伞多糖组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IL-10的含量显著上升;荧光定量PCR显示,CSFP能显著抑制CY处理小鼠的Nrf2和HO-1异常下降以及iNOS和COX-2的表达异常上升。CSFP能抑制CY诱导的肝脏脂质过氧化;改善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相关因子iNOS、COX-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CSFP可能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途径,发挥对CY引起的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 刘慧敏, 张京津, 陈万超, 郝海波, 陈辉, 黄静静, 李卫, 杨焱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5株羊肚菌(Morchella spp.)菌丝体和子实体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菌丝体和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利用超声辅助碱提酸沉法提取菌丝体和子实体蛋白质粗提物,对其抗氧化活性、消化特性及降脂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子实体蛋白质含量高于菌丝体,子实体总必需氨基酸占比为43.5%~48.8%,菌丝体与之相近,占比为38.8%~41.4%;而5株羊肚菌菌丝体的主要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占比高于子实体;蛋白质粗提物体外活性表明,子实体蛋白质抗氧化、消化特性及对胰脂肪酶抑制率高于菌丝体,具有更好的抗氧化、蛋白质消化能力及体外降脂活性。研究结果为羊肚菌菌丝体和子实体蛋白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潘章超, 韦衍瑜, 王勇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脱色率、多糖保留率、脱蛋白率和综合评分为指标,筛选用于暗褐脉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水提物(AEPP)脱色脱蛋白的大孔树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AEPP的脱色脱蛋白工艺,测定AEPP处理前后的理化特征及对ABTS、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的体外清除活性和铁原子还原力。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HPD-100的脱色脱蛋白效果最佳,最佳工艺条件为大孔吸附树脂用量50%(mV)、振荡时间6.3 h、吸附温度75 ℃,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多糖保留率、脱蛋白率和综合评分分别为73.53%、83.65%、99.89%和96.93%;脱色脱蛋白后AEPP对ABTS、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7.40、4.08、0.37、0.42 mg·mL-1。研究结果可为真菌水提物脱色脱蛋白工艺优化及暗褐脉柄牛肝菌开发提供参考。
  • 黄兰兰, 万山平, 汪延良, 于富强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华山松(P. armandii)、马尾松(P. massionana)、辐射松(P. radiata)和黑松(P. thunbergii)幼苗,采用孢子接种法与波氏块菌(Tuber borchii)合成菌根,6个月后考察菌根定殖率、菌根形态和解剖特征,测定松树幼苗的株高、茎直径、冠幅。结果表明:波氏块菌与5种松树幼苗形成的菌根呈二叉状或珊瑚状结构,菌根表面光滑或具有丰富的针状外延菌丝,外菌套呈迷宫状,菌丝侵入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式网结构;波氏块菌的定殖显著增加云南松和马尾松幼苗的株高和茎直径,对其他3种松树幼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波氏块菌在我国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 黄智健, 董奕彦, 彭柳城, 褚珮瑶, 赵海娜, 雷桥, 谢晶, 陈晨伟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为菌株,以农业副产物为主要基质,在基质中加入5%、10%、15%和20%的复配胶凝剂(以质量比3︰2的黄原胶和刺槐豆胶组成),以不含复配胶凝剂的处理为对照,制备菌丝体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含量复配胶凝剂对菌丝体生物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及含5%、10%复配胶凝剂的菌丝体生物质复合材料外表面光滑且无肉眼可见裸露基质;含15%、20%复配胶凝剂的菌丝体生物质复合材料外表面略显粗糙,菌丝体覆盖不完全,局部可见裸露基质。随着基质中复配胶凝剂含量增加,菌丝体生物质复合材料中菌丝平均直径逐渐减小,密度逐渐增大,压缩强度、回弹率、弯曲强度先增加后降低,表面疏水性逐渐降低,其中含10%复配胶凝剂的菌丝体生物质复合材料回弹率最大(89.65%),含15%复配胶凝剂的菌丝体生物质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弯曲强度最大,分别为409.09、567.94 kPa,但与10%和20%的处理无显著差异;含10%复配胶凝剂的菌丝体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本研究结果为优化菌丝体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 文晴, 李佳涛, 申进文, 胡延如, 戚元成, 王风芹, 刘晴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栽培原料、栽培技术、种业、产品加工、栽培规模方面对我国平菇 (Pleurotus spp.)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展望平菇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平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朱新燕, 鲍素敏, 李春如, 李增智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RNA聚合酶基因(rpb1rpb2)、交配型基因(mat-alphamat-HMG)、18SrDNA(nrSSU)、28SrDNA基因(nrLSU)、ITS序列、真核翻译延伸因子(ef-1α)、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线粒体细胞色素基因(cytbcoI)和丝氨酸蛋白基因(csp1)在真核生物中的家族地位、调控作用、基因蛋白编码结构特征等进行简介;并描述虫草类真菌相关的多基因扩增引物名称、碱基序列和片段长度。多基因联用技术能明确虫草的地理谱系起源、亲缘关系和寄主的遗传分化,为确立种属的分类地位和发现新的种属提供方法,为在分子水平鉴别虫草的真伪提供参考。笔者对近年来应用多基因联用分析技术在虫草(Cordyceps)系统发育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和展望。
  • 张袁菁, 王梅, 马正, 蔡为明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三萜是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中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作为次生代谢产物,其生物合成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添加外源调节剂可影响灵芝三萜的生物合成,笔者综述了乙烯、茉莉酸甲酯、水杨酸、脱落酸、多胺类化合物和褪黑素在灵芝三萜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其高效生产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