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食用菌学报》

当期目录

  • 全选
    |
  • 孟奕颀, 李雪倩, 刘宇威, 王洪凯, 蔡为明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基因敲除和回补实验探讨蝉花(Cordyceps chanhuaCcPkd2基因对生长发育和活性物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CcPkd2基因影响蝉花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量和孢梗束的形成;CcPkd2敲除菌株对不同氮源的利用率下降,且对高渗透和细胞壁胁迫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CcPkd2敲除菌株菌丝的腺苷含量减少,N6-(2-羟乙基)腺苷含量增加。研究结果揭示了蝉花CcPkd2基因在发育及活性物质合成中的关键作用,为深入理解蝉花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 唐桂容, 张颖薇, 成亮, 谭琦, 于海龙, 尚晓冬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pDHT/SK为骨架质粒,采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三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pd启动子驱动bar基因表达,构建双元质粒pAgbar,并利用其成功实现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遗传转化,获得草铵膦抗性转化子。PCR扩增、Southern印迹杂交和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bar片段已整合到香菇基因组中,并可在无选择压力条件下稳定遗传。研究结果扩大了香菇遗传转化工具箱,为香菇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新技术手段。
  • 李梦思, 胡瑞玲, 陈艺萱, 马海小洛木, 史典义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CTAB法分别提取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子实体及其伴生菌的基因组DNA,对子实体和橙色伴生菌进行测序、基因组de novo组装,评估子实体基因组的完整度,将橙色伴生菌基因组分别与NCBI Genome数据库中的保护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 Cab57和CHA0进行两两全基因组共线性分析,通过搜索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位点、设计引物和PCR扩增开发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鸡油菌子实体基因组共获得763条Contig序列,累积长度为171.11 Mb,完整性为98.30%;鸡油菌橙黄色伴生菌共获得106条Scaffold,累积长度为6.949 Mb,与保护假单胞菌Cab57和CHA0的基因组均存在较高的相似度,但在部分区段上基因排列顺序存在差异,共获得14对鸡油菌和2对橙色伴生菌SSR分子标记。本研究结果可为鸡油菌组织分离、鉴定提供参考。
  • 周怡, 王佳丽, 潘晋龙, 李子豪, 韩建东, 谢红艳, 宫志远, 邹亚杰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菌株WYS-20的糖苷水解酶7家族(glycoside hydrolase family 7,GH7)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定在不同农林废弃物培养基(水稻秸秆、大豆秸秆、棉籽壳、木屑、稻壳、玉米芯、花生壳培养基)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GH7家族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金针菇GH7家族基因包括FfGH7.1FfGH7.2FfGH7.3,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 489、1 685、1 471 bp;培养12 d时在木屑、玉米芯、花生壳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分别为(4.27±0.19)、(3.88±0.44)、(3.47±0.49) mm·d-1;FfGH7.1在水稻秸秆、棉籽壳、木屑培养基的表达量较高,FfGH7.2在水稻秸秆培养基的表达量最高,FfGH7.3在木屑培养基的表达量最高。研究结果可为食用菌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表达及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 赵莉, 庞文慧, 赵海蛟, 刘靖宇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别对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子实体进行酶解,以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筛选最适蛋白酶解液;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最适酶解液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鉴定,利用PeptideRanker Web、PepDraw、AnOxPePred服务器、BIOPEP数据库和ToxinPred工具筛选出水溶性良好且无毒的新型潜在抗氧化肽段并验证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阐明活性肽段与Keap1蛋白相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中性蛋白酶酶解液(E1)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6.2±1.6)%,铁离子还原能力可达(1 430±19) μg·mL-1。在E1中共鉴定出1 063条多肽序列,筛选出6条新型无毒潜在抗氧化活性肽段(PRW、FEW、KFYP、LDFP、LDGW和LEW);LDGW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2.9±0.9)%;LEW对铁离子还原能力可达(99.5±0.7)μg·mL-1。分子对接显示6条活性肽段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Keap1蛋白的Kelch结构域结合,可竞争性阻断Keap1与Nrf2相互作用,进而激活下游抗氧化通路以减轻细胞氧化应激。研究结果为新型抗氧化肽筛选和姬松茸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 高锋, 许欣景, 杨天伟, 方艺伟, 刘静, 简四鹏, 张春霞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暗褐脉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株15018不同栽培阶段基质和覆土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百粒重法、实时定量PCR方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谷粒利用情况、代表性淀粉水解酶基因表达量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百粒谷粒干重在栽培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在灭菌菌包和菌丝满袋期显著降低。从灭菌菌包至菌丝满袋期谷粒(去壳)减重56.41%,原基形成期至幼菇Ⅳ期减重14.43%,潮间期减重4.61%。α-葡萄糖苷酶基因(EVM0003023、EVM0006348)、α-淀粉酶基因(EVM0005859)、葡萄糖淀粉酶基因(EVM0007723)表达量在成熟期最高,α-葡萄糖苷酶基因(EVM0004031)表达量在成熟期、潮间期较高。幼菇Ⅲ期基质α-淀粉酶活性较低,潮间期较高;原基期和成熟期覆土α-淀粉酶活性较高,幼菇III期最低。研究结果可为研发暗褐脉柄牛肝菌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 沈路路, 张玲玲, 吴弢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弱碱提取法制备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多糖,并分析其结构和抗炎活性。结果表明:银耳多糖的总糖含量为(98.6±1.2)%,酸性糖含量为(13.2±0.6)%,重均分子量为853 400 g·mol-1;单糖组成为甘露糖(Man)、岩藻糖(Fuc)、葡萄糖(Glc)、木糖(Xyl)、葡萄糖醛酸(GlcA),摩尔比为62.6∶12.6∶2.6∶5.8∶16.4。甲基化分析表明,银耳多糖主要由→3)-Man-(1→和→2,3)-Man-(1→构成,另含有少量→2)-Xyl-(1→、→4)-Fuc-(1→、→3,4)-Fuc-(1→、Xyl-(1→、GlcA-(1→和Fuc-(1→。银耳多糖在100~1 500 μg·mL-1抑制RAW 264.7细胞释放NO,IC50为(749.7±39.3) μg·mL-1;在1 000 μg·mL-1时可显著降低iN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本研究结果可为银耳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毛方华, 廖鹏辉, 郑梅霞, 陈宏, 朱雁鸣, 李鸾翔, 苏海兰, 方扬辉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林下仿野生栽培紫芝(Ganoderma sinense)粗多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 8.0.5中的Box-Behnken设计模型进行四因素五水平设计,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功率四因素,以粗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建立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紫芝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7∶1(mL·g-1)、提取温度61 ℃、提取时间29 min、提取功率225 W,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粗多糖提取率为5.17%,当粗多糖质量浓度为1 mg·mL-1时,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91.50±2.70)%和(93.50±2.60)%,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65 mg·mL-1和0.57 mg·mL-1,随粗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总抗氧化能力也增加。本研究结果将为紫芝粗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曹瑶, 杨林雷, 罗祥英, 沈真辉, 陆青青, 子灵山, 李荣春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硒对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子实体品质影响,分别于PDA及培养液添加10个质量浓度(0、22.83、45.66、68.49、91.32、114.15、136.98、159.81、182.64、205.47 mg·kg-1)硒,观察并统计其生长情况;根据得到的适宜硒质量浓度范围,再添加6个质量浓度(0、4.57、9.13、13.70、18.26、22.83 mg·kg-1)硒于栽培基质中进行栽培实验,测定子实体相关农艺性状、总硒及有机硒含量和品质。结果表明:22.83 mg·kg-1硒在PDA及培养液中对金耳菌丝生长影响较小。金耳子实体总硒含量随着栽培基质中硒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硒质量浓度为22.83 mg·kg-1时,子实体总硒量达到最高6.32 mg·kg-1。有机硒含量总体为89.5%~91.3%,不同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栽培基质中添加9.13 mg·kg-1硒,对金耳子实体产量具有显著增产现象,蛋白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之,栽培基质中添加9.13 mg·kg-1硒能有效提升金耳品质。
  • 樊素芹, 闫亚敏, 莫转林, 莫美华, 徐学锋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7株巨大口蘑(Macrocybe gigantea)子实体粗多糖、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总还原力、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菌株H99粗多糖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4.90%和0.91%。菌株X3D4多酚含量最高,为1.44%;菌株X3D4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总还原力最强;菌株X4和X3D4水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较高,分别为95.35%和94.35%;菌株X3D4醇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水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最高,分别为82.08%和91.38%;菌株X4、X3和 X3D4醇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较高,分别为90.74%、89.24%和 86.74%;菌株X3D4和 H100水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高,分别为95.23%和94.75%;菌株X3D4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89.38%。研究结果可为巨大口蘑在食品、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的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 吴莹莹, 曹智, 鲍大鹏, 贾毅, 李燕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因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备受消费者青睐。斑玉蕈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矿质元素、维生素等多种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降血压、保护器官和调节免疫等作用。本文综述斑玉蕈的营养和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为斑玉蕈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梁欢, 赵安达, 吴江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研究证实食用菌替代高能量密度食物可显著降低体重及代谢紊乱风险,阐述食用菌营养特性,综述食用菌活性成分调节葡萄糖稳态、脂质代谢、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结构等抗肥胖作用机制,并对食用菌抗肥胖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食用菌在体重管理与慢性病防治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