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食用菌学报》

过刊目录

  • 1996年, 第03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1996-09-20
      

    目次
  • 全选
    |
    目次
  • 张引芳, 陈春涛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具无性繁殖特征,香菇生产者常通过无性的菌丝分离或子实体分离进行生产用菌种的繁殖及提纯复壮。本研究运用RAPD技术研究证明,同一香菇品种的不同组织分离物虽为无性繁殖后代,但因受培养基质、生态条件、栽培技术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DNA水平上的遗传变异。
  • 江枝和, 朱丹, 杨佩玉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食药兼用菌姬松茸的孢子为椭圆形,6.5μm×5μm,菌丝有锁状联合,宽5~6μm。菌丝生长适温22~23℃,pH6.5~7.5,湿度以料水比1:2.4为宜。适宜碳源为葡萄糖,较好氮源为玉米粉、(NH_4)_2SO_4、麸皮。子实体生长发育适温18~21℃,空气相对湿度85%~95%。
  • 曾凡亚, 张义正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一种从多糖丰富的食用真菌样品中快速、简便制备高分子量总DNA的改进方法。通过CTAB在不同的氯化钠浓度下选择沉淀DNA,除去多糖污染,苯酚、氯仿抽提,异丙醇沉淀,就可获得适宜多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食用菌基因纽DNA。本方法也适合小规模同时制备多个样品。另外,采用本方法制备的真菌DNA,经限制酶HaeⅢ酶切后在琼脂糖凝胶上能显示出菌株特异性的DNA带谱,可用于食用菌的遗传育种、菌株鉴定等研究。
  • 钱秀萍, 杨庆尧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裂褶菌在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产生苹果酸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每毫升发酵液产苹果酸10.48mg,果糖和麦芽糖次之,苹果酸产量分别为6.28mg/ml、5.05mg/m1.最佳氮源是牛肉浸膏、草酸铵和硝酸铵,苹果酸产量分别为6.65mg/ml。6.05mg/ml、5.98mg/ml,苹果酸产率分别是16.5%、13.3%、12.5%.在自来水配制的发酵培养基中,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钾对裂褶菌产酸影响不大,而培养基中添加硫酸镁后苹果酸产量下降。碳酸钙浓度与苹果酸产量成正比,碳酸钙浓度从1%增加到5%,苹果酸产量从1.55mg/ml提高到11.38mg/ml,产率可提高约7倍。
  • 潘迎捷, 郑志仁, 李人圭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生化角度研究了F型(形成子实体)和N型(不形成子实体)两类香菇菌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化代谢活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香菇的整个生长过程中,F型菌株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酸性蛋白酶和果胶酶的活性均高于N型菌株,尤其在形成子实体的第二和第三阶段,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的活性均呈较大幅度的增加,这种趋势与胞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幅是一致的,同时F型菌株对培养基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也高于N型菌株,说明在形成子实体的过程中,F型菌株具有比N型菌株相对更强的生化代谢能力;各种与物质降解有关酶的代谢活动在某些环节上受阻或不能有效地表达是N型菌株不能形成子实体的一个重要生理原因。
  • 陈春霞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菌核经稀碱提取,中和,羧甲基化,透析,Sevage法除去蛋白质,醇析和Sephadex G-20柱层纯化后得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pachymaran,CMP)。对CMP进行理化鉴定,UV分析表明,CMP无核酸,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峰;IR分析表明,CMP有糖的特征吸收峰;纸层析表明,CMP仅山羧甲基葡萄糖组成;~(13)C-NMR分析表明,CMP是β-构型的葡聚糖,分子量(MWt)为3.8×10~4。
  • 林玉满, 陈日煌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子实体的3%三氯乙酸提取液经乙醇沉淀,去蛋白后得到多糖粗制品。粗制品再经二次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和Sephadex G-200柱纯化得到竹荪水溶性多糖DiA。经Sepharose 4B柱层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鉴定,DiA为—单一物质。纸层析和气相层析表明,DiA的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和甘露糖,其摩尔比为:0.29:1.00。多糖的分子量约为168000。
  • 谭琦, 王镭, 王永红, 王菊明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的蘑菇菇房中采集了有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19株,并从国外收集了7株,其中一株为红丝菌疣孢霉(M.rosea),进行室内杀菌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江、浙、沪一带分离的有害疣孢霉菌株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而对施保功仍敏感。其它地区有害疣孢霉菌株对所试杀菌剂均敏感。
  • 傅伟杰, 许广波, 刘继生, 廉玉姬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调查了长白山区松口蘑的分布状况,发现了一些新的松口蘑产区,研究了植被土壤等生态特征,讨论了松口蘑的适应性和驯化潜能等前沿问题。
  • 田加才, 马航运, 李甲梁, 毛永逊, 吕庆凤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发酵方式制备的小麦草蘑菇培养料的质量及蘑菇的产员有较大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室内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40.8%;室外堆制发酵翻堆两次后,改小堆进行空心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33.8%,其增产幅度同室内二次发酵的较为接近,且耗资少,省工简便。
  • 彭智华, 龚敏方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食用菌蛋白质营养评价的基本方法。在生物学评价法中主要介绍了真消化值、蛋白质功效比、净蛋白比、净蛋白利用率及生物价;在非生物学评价法中主要介绍了化学分、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及氨基酸比值系数分。文中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井探讨了菌类蛋白质营养评价的应用价值及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