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食用菌学报》

过刊目录

  • 2005年, 第12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5-09-20
      

    目次
  • 全选
    |
    目次
  • 刘世强,郭丽琼,林俊芳,郭安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7个菌株中筛选出1株高产植酸酶菌株。根据GenBank中植酸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金针菇菌丝的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了一条长约790bp的片段。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段长度为788bp,采用Blas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该片段与平田头菇(Agrocybe pediades)的植酸酶基因phy(GenBankAccession:CAC48160)编码的氨基酸具有64%的序列同源性。该片段含有2个内含子,含有植酸酶基因的活性位点高度保守序列(Active-site sequence)-RHGXRXPT[1]。
  • 罗联忠,林树钱,谢宝贵,林志彬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CTAB法提取灵芝菌丝体总DNA,再以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Ⅱ、IGRⅠ-PCR RFLP)结合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标记分析30个灵芝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ITSⅡI、GRⅠ-PCR RFLP产生了47条带,其中42条显示出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将30个菌株分成七大类,包括紫芝、黑灵芝、树舌灵芝、薄树灵芝四大类,以及另外三个无法确定具体归属的类群,但没能将赤芝与松杉灵芝区分开。RAPD从247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69个多态性位点并全部显示出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的30个灵芝菌株全部区分开。
  • 于晓玲,林俊芳,郭丽琼,王树昌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香菇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了香菇1个ras启动子Lras,2个gpd启动子Lgpd1和Lgpd2。这3个启动子的大小分别为715bp、1056bp和611bp,与已报道的ras和gpd启动子的同源性很强。对这3个启动子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含有丰富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将这些启动子片段分别与GUS基因连接构建了表达载体,并将这些表达载体导入草菇菌丝体中,检测其活性,最终显示3个片段都有启动GUS基因表达的能力,其中Lgpd1启动子活性最强,Lras启动子次之,Lgpd2最弱。
  • 胡润芳,薛珠政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白灵侧耳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白灵侧耳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是葡萄糖和甘露醇;适宜的氮源是酵母膏和蛋白胨;适宜的无机盐为KH2PO4和ZnSO4;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3.8℃,最适pH为6.6,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68.6%。
  • 范雷法,潘慧娟,Soccol CR,Pandey A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红糖和酵母膏浓度。结果表明,红糖浓度为20.24g/L、酵母膏浓度为2.055g/L时,菌丝体生物量最高,达2.279g/L;红糖浓度为20.8g/L、酵母膏浓度为2.23g/L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达0.749g/L。
  • 于富强, 肖月芹, 刘培贵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04年9月首次实现了云南野生真菌粗柄侧耳的人工栽培。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粗柄侧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9~24℃,最适pH为5~6,而子实体发生最适温度为12~18℃,空气相对湿度80%~90%。适宜于该种人工栽培的常规培养料由锯末、棉子壳和碳酸钙组成。
  • 袁丽铭, 忻茜, 李兴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流式细胞分选仪(Flow cell sorter,FC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al elec-tron microscope,TEM)等技术观察了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多糖诱导K562肿瘤细胞凋亡的试验研究。试验发现,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经巴西蘑菇多糖诱导K562肿瘤96h后产生明显的亚二倍体峰;电镜下观察到K562肿瘤细胞核固缩,核内染色质浓缩、凝聚,紧靠在细胞核膜边沿,形成新月状或环状结构等典型的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凋亡小体。结果表明,巴西蘑菇多糖具有诱导K562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 贾薇, 吴岷, 张劲松, 刘艳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不同产地灵芝子实体的三萜、多糖及重金属等成分含量,并通过直接睡眠试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试验和戊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等试验,比较6种样品对小鼠睡眠的影响。结果发现,Ⅴ号样品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 王啸啸, 唐庆九, 张劲松, 杨焱, 刘艳芳, 贾薇, 刘方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比较不同品质灵芝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方面的异同,建立了肿瘤抑制和免疫调节的体外筛选细胞模型,利用体外模型对不同品质灵芝提取物的活性进行比较。用K562肿瘤细胞株测试灵芝的醇提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用小鼠巨噬细胞测试灵芝水提物的调节免疫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灵芝醇提物对肿瘤细胞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提物对巨噬细胞有激活作用。
  • 汪虹, 曹晖, 崔星明, 陈明杰, 蔡令仪, 杨刚, 谭琦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灵芝、大球盖菇和4个香菇菌株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试验结果表明,3种食用菌具有各自的特征FTIR谱图,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可鉴别。
  • 黄小琴, 郑林用, 彭卫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糖和三萜两大类活性物质是灵芝的主要药效成分。本文综述了从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中提取纯化灵芝多糖和三萜类物质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及研究内容。
  • 付立忠, 吴学谦, 魏海龙, 吴庆其, 李海波, 张新华, 贾亚妮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食用菌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应在系统考查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技术与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相结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