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食用菌学报》
导航切换
食用菌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出版伦理声明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05年, 第12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05-12-20
目次
全选
|
目次
Select
阿魏蘑、白灵菇及杏鲍菇亲缘关系的研究
郑和斌,李晓宇,吕作舟,肖毅云,
2005, 12(04): 3-6.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PCR产物克隆测序测定了阿魏蘑、白灵菇与杏鲍菇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序列,并对所测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魏蘑、白灵菇和杏鲍菇三者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白灵菇与杏鲍菇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但阿魏蘑、白灵菇和杏鲍菇为3个不同的种。
Select
小美牛肝菌子实体主要成分的测定
王元忠,李兴奎,虞泓,张振富,
2005, 12(04): 7-10.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氨基酸分析等方法对小美牛肝菌(Boletus speciosus)子实体的多糖、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等主要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9.36%;多糖、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分别是6.41%、29.78%、3.36%、5.04%和7.89%。
Select
不同温度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唐翔虬,江枝和,雷锦桂,林勇,
2005, 12(04): 11-14.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不同栽培温度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3~28℃栽培的虎奶菇菌核,其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别为79.49、74.94、10.11和11.0,均高于自然温度栽培处理,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分别为13.36和11.77,均低于自然温度栽培处理。结果表明,23~28℃栽培的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在大面积生产上可以采用。
Select
~(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_3子实体不同部位的氨基酸分析研究
黄挺俊,翁伯琦,肖淑霞,王义祥,江枝和,
2005, 12(04): 15-18.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并比较了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3与原菌株J1子实体不同部位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除菌柄和盖皮外,姬松茸突变株J3子实体其它部位的必需氨基酸、儿童氨基酸、硫氨酸、支链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均高于原菌株J1。姬松茸突变株J3子实体中谷氨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比原菌株J1、α-酪蛋白和卵清蛋白提高34.88%、56.68%和122.32%。
Select
姬菇采后贮藏过程中几种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巫光宏,詹福建,詹爱军,李俊,黄卓烈,
2005, 12(04): 19-23.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姬菇子实体在5℃、25℃下贮藏6d,测定纤维素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研究其在采后衰老软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姬菇子实体在25℃贮藏5~6d,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较5℃处理的高;贮藏4d,其过氧化氢酶活性较5℃处理的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较弱,从而使25℃处理组的菇体易快速衰老软化,而5℃处理组贮藏1~5d不软化。研究表明,姬菇子实体采后贮藏保鲜与纤维素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关。
Select
香菇新菌株宁香8号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丁李春,阮瑞国,
2005, 12(04): 25-28.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新菌株宁香8号属于中高温品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65%,最适pH为6.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宁香8号菌丝洁白浓密、整齐、健壮。
Select
不同营养条件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
万鲁长,黄春燕,单洪涛,张柏松,孙树凯,宇仁娥,
2005, 12(04): 29-34.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无机盐及其浓度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20∶1;促进菌丝生长的最适KH2PO4、MgSO4浓度分别为0.3%、0.1%;最适NaCl、KCl、CaSO4.2H2O浓度均为0.5%;CaSO4.2H2O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H3BO3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最小;ZnSO4.7H2O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Select
灵芝发酵液体种子培养条件研究
周连玉,刘明月,夏志兰,陈圆华,
2005, 12(04): 35-41.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结合发酵液多糖含量,研究灵芝发酵液体种子培养的营养因子和非营养因素。结果表明,适宜灵芝G5760菌株发酵液体种子的培养基配方为麦麸粉5%,黄豆饼粉3%,KH2PO40.10%,MgSO40.09%;而优化发酵条件为初始pH5.5,装液量32%,菌种种龄6d,接种量10%,培养时间8~9d。
Select
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菌中微量铅研究
张跃华,罗志文,冉超,何春雷,张姣,
2005, 12(04): 42-46.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菌样品中的微量铅。在0.08mol/L的NaOH介质中,铅与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试剂形成黄色配合物,定量测试结果表明,在波长479nm处,铅含量在0.04~4.8mg/kg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可直接测得样品中的铅含量。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回收率高、操作简便、速度快和易于推广等优点。
Select
香菇新菌株“庆科20”选育报告
陈俏彪,吴应淼,叶长文,
2005, 12(04): 47-51.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香菇主栽菌株“庆元9015”为母本,选出优良变异株“庆科20”,该菌株具有独特的PCR扩增条带和蛋白电泳图谱,与“庆元9015”等菌株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该菌株春栽鲜菇单产比“庆元9015”和“241-4”分别增加7.7%和16.5%;秋栽鲜菇单产比“庆元9015”和“Cr02”分别增加3.3%和18.9%;花菇栽培平均单产比“135”增加20.7%。
Select
活化处理双孢蘑菇液氮菌种对产量的影响
蔡令仪,郭倩,曹晖,陈明杰,汪虹,杨刚,冯爱萍,贺冬梅,楚鹰,
2005, 12(04): 52-54.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液氮和4℃冰箱保藏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并对液氮菌种进行活化处理,通过栽培试验比较各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法保藏双孢蘑菇菌种的产量较理想;液氮菌种经活化处理后的产量明显提高。
Select
金耳药理活性及其多糖结构研究进展
汪虹,
2005, 12(04): 55-58.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耳是一种名贵的食药用真菌。近年来有关金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学和多糖结构分析等方面,本文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
Select
大球盖菇研究进展
萨仁图雅,图力古尔,
2005, 12(04): 59-66.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大球盖菇的化学成分、胞外酶、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再生及单核化、栽培和加工及应用价值的研究情况,为大球盖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Select
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药用真菌的研究概述
陶美华,章卫民,钟韩,李浩华,
2005, 12(04): 67-74.
https://doi.org/10.16488/j.cnki.1005-9873.2005.04.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叙述了国内外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主要的药用真菌在人工栽培、发酵培养、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简要分析了当前针层孔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