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食用菌学报》

过刊目录

  • 2005年, 第12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5-06-20
      

    目次
  • 全选
    |
    目次
  • 李兴玉,袁丽铭,吴镔,吕海蓉,杨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RT PCR技术,研究了国产巴西蘑菇多糖(ABPS)对几种细胞剌激因子(CSF)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粒单祖细胞克隆剌激因子(GM CSF)和白细胞介素2(IL 2)扩增片段分别在255bp和500bp处出现明显的条带,而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的GM CSF则在369bp处出现一条带。揭示国产巴西蘑菇多糖有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和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GM CSF和IL 2的作用,其浓度范围为1~6μg/mL,最佳浓度为1μg/mL,从而证实了国产巴西蘑菇多糖促进粒单祖细胞生成和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分子机理。
  • 谢宝贵,罗联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质粒pCAMBIA1301和pBI121为基础构建草菇表达载体pCB。把已克隆的草菇开伞相关基因DNA片段正反向插入pCB,获得pCB opn15和pCB opn39,经测序证实,pCB opn15为正向插入,pCB opn39为反向插入。
  • 姚自奇,兰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研究了杏鲍菇4个菌株的菌丝拮抗性、酯酶同工酶酶谱、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个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菌株X3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均长速为0.69cm;菌株X2菌丝体生物量最高,为1.572g/100mL;菌株X1菌丝体多糖含量最低,仅为39.07μg/mg,菌株X2、X4和X3菌丝体多糖含量分别为84.28μg/mg、79.20μg/mg和78.99μg/mg。
  • 吴学谦,李海波,吴庆其,魏海龙,付立忠,应国华,柳青,吴春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黄靛牛肝菌子实体的氨基酸、矿质元素以及维生素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与香菇和双孢蘑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靛牛肝菌子实体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含有18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铅、镉、砷含量均在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范围之内
  • 王元忠,汤洪敏,虞泓,张振富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巨大口蘑子实体中氨基酸、矿质元素、多糖、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63%;矿质元素K、Na、Ca、Mg、Cu、Fe、Zn、Mn和Si含量分别是17654.35、1644.28、177.96、909.26、184.12、171.54、102.01、3.91和1.28mg/kg;多糖、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分别是11.59%、36.59%、4.26%、6.31%和9.43%。
  • 秦小明,余娟,宁恩创,林华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初步探讨了金针菇子实体多糖成分的分离与纯化。采用热水抽提、三氯乙酸法脱蛋白、乙醇沉淀获得金针菇子实体粗多糖,然后经DEAE Cellulose阴离子交换柱(B2O74-型)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金针菇粗多糖是一个以葡聚糖为主、由数个多糖组分构成的混合多糖。
  • 韩永萍,郝爽,孙颖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离心分离预处理、超滤提取姬松茸多糖,工艺简单可行、产品纯度好。超滤操作条件为室温(20℃),操作压力0.08~0.10MPa,pH7~8,多糖可浓缩至35g/L。所得多糖制品纯度高达82.79%。
  • 尚晓冬 ,李明容 ,王南 ,谭琦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灵芝孢子粉称样量与孢子计数(血球计数板法)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灵芝破壁孢子粉破壁率的检测方法。破壁率48.9%的标准样品,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n=14)为10.34%,回收率(mean±SD,n=14)为94.9%±9.81%;破壁率68.8%、80.0%和90.6%的标准样品,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分别为4.14%、3.43%和2.22%,回收率分别为101.2%±4.2%、98.76%±3.39%和99.73%±2.21%(mean±SD,n=10)。
  • 谢福泉,谢宝贵,林远崇,羿红,付瑞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草菇子实体经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辐照后,置于16℃、无光照的生化培养箱中贮藏6d。结果表明,0.4kGy剂量辐照对草菇的保鲜效果最好。对不同剂量处理的草菇进行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其蛋氨酸含量、呼吸强度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总量等指标与对照差异不大。
  • 危贵茂,钟卫民,欧阳建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Pleurotusnebrodensis) 液体菌种的适宜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蔗糖3%,蛋白胨0 .5 %,KH2 PO4 0 .1%,MgSO4 0 .0 5 %和VB10 .0 0 1%;最适培养条件是初始pH6,培养温度2 6℃,培养时间5d ,2 5 0mL三角瓶装液量70mL ,摇床转速15 0r/min ,接种量8%~10 %。栽培试验表明,液体菌种可以明显加快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也高于固体菌种(对照)。
  • 陈世昌,宋志伟,王小琳,徐明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制剂能促进糙皮侧耳菌丝生长,降低污染率,改善子实体品质,显著提高生物学效率。生料栽培中,添加1.0%复合微生物制剂可使污染率下降31.7%,生物学效率提高79.6%。发酵料栽培中,添加0.5%复合微生物制剂可使污染率下降12.5%,生物学效率提高42.4%。
  • 柯玉铸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短轮伐期木麻黄木屑栽培香菇的产量是每袋0.64kg,而杂木屑(对照)栽培香菇的产量是每袋0.65kg,生物学效率分别是74.42%和80.25%,二者的差异不显著,且木麻黄树龄对栽培香菇的产量无明显影响。
  • 张安强,张劲松,潘迎捷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对食药用菌多糖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糖的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揭示多糖的生物活性已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综述了食药用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方面的技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