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食用菌学报》

过刊目录

  • 2000年, 第07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0-09-20
      

    目次
  • 全选
    |
    目次
  • 朱朝辉,陈明杰,谭琦,贺冬梅,潘迎捷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使用的 19个主要香菇栽培菌种中制备了 2 5种原生质体单核体 ,以此为材料 ,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 ,在交配反应和RAPD两个水平上对这 19个菌株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2 5种原生质体单核体两两配对共 30 0个组合 ,其中不亲和性反应为 110对 ,占配对总数的 36 .7%。根据交配反应结果 ,2 5个单核体可分为三大类群、7个交配型组。这些结果从交配型角度证明 ,这 19个菌株具有十分狭窄的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的遗传背景。RAPD反应和聚类分析中 ,这三大类群、7个交配型组基本上都能聚为一类 ,从而在分子水平上验证了交配型分析的结果 ,也为交配型基因在菌种鉴定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 谭琦,潘迎捷,陈明杰,贺冬梅,汪昭月,严培兰,冯志勇,郭倩,刘德云,陈有兴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香菇栽培种 2 6的原生质体单核体 ,以其为受体 ,选用栽培种苏香为供体 ,通过非对称杂交 ,选育出申香 10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 ,已开始在我国香菇主产区应用 ,成为香菇主栽种之一。由此证明 ,非对称杂交技术在香菇育种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宋思扬,曾伟,陈融,王泽生,苏文金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 2 0个十碱基随机引物 ,在基因组水平上对双孢蘑菇 (Agaricusbisporus)的优质低产型 (G型 )及低质高产型 (H型 )菌株进行了RAPD差异显示 ,获得一个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品质相关的大小约为 2 0 0 0bp的差异DNA片段 ,将其克隆 ,并应用点杂交及RFLP技术对其区分两类菌株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这为进一步建立特异性探针或PCR引物 ,从分子水平上提高双孢蘑菇菌种性状早期预测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 鲍大鹏,王南,谭琦,陈明杰,郭倩,贺冬梅,郭力刚,潘迎捷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同工酶技术和RAPD技术对 7个来源于不同地域的柳松菇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 ,地域差异对柳松菇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有明显影响 ,不同地域中分布的柳松菇菌株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为柳松菇的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了实验依据 ,也为进一步研究柳松菇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参考
  • 李世贵,陈明杰,凌霞芬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草菇是我国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属于典型高温真菌。低温将诱导草菇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 ,造成草菇菌丝自溶、死亡。蛋白酶在草菇低温自溶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分离、纯化草菇蛋白酶的基础上 ,采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酶的分子量为 2 3KD ,并测定了蛋白酶不同温度下的活性变化曲线 ,为草菇低温自溶与蛋白酶之间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刘月廉,谭树明,梁恩义,温美英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肺形侧耳P954 18菌株属高温型食用菌 ,在广东省雷州半岛多于夏秋季发生。研究了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及培养料、温度、料水比、pH、光照等因素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其菌丝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菌盖扇形或贝形 ,菌褶延生 ;适于菌丝生长的培养料依次为稻草、剑麻枯茎、甘蔗渣、杂木屑、剑麻渣 ;菌丝生长适温为 10~ 35℃ ,30℃时菌丝生长最快 ;适宜 pH为 4 .0~ 8.0 ,最适pH为 6 .0~ 7.0 ;适宜的料水比为 1:2 .4和 1:2 .6 ;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都需要光照。
  • 孟丽君,赵玉明,刘芰华,潘佩平,刘光珍,冯玛莉,武玉鹏,杨艳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药理学研究表明 ,金耳糖肽胶囊能抗动物肝损伤、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 ,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还能调节动物细胞生物活性 ,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 ,增强免疫力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此外 ,金耳糖肽可提高动物的应激能力 ,说明该胶囊主要是通过保护肝细胞 ,调节或稳定细胞功能活动 ,提高免疫力和机体的应激能力来防治肝炎等慢性疾病的
  • 朱培根,陈体强,蔡云,李开本,何修金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灵芝孢子合剂的主要成分为原木灵芝破壁孢子粉和原木灵芝浸膏粉 ,本研究对其安全性毒理学及保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灵芝孢子合剂对两种性别昆明种小鼠口投LD50 均大于 10 g/kg体重 ,且无任何病变、致突变作用 ,对SD大白鼠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属实际无毒物。口饲不同剂量 (3g、1g、0 .33g/kg)的孢子合剂 ,昆明种小鼠S - 180和H - 2 2瘤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 34.8%~ 39.7%和 32 .5%~ 37.7% ;而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本研究认为灵芝孢子合剂口服安全且无毒副作用 ,具有抑制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符合保健食品的要求
  • 胡清秀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 5个野生鸡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 ,以 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及 4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5个不同的菌种在母种斜面培养基上形成 5种不同的菌落 ;同一菌种在 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及生长速度均无明显差异 ;5个菌种在 4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但生长速度缓慢 ,差异不显著
  • 魏铁铮,许广波,傅伟杰,梁运江,刘文利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PDA为基础 ,分别加入松口蘑土、松枝、松针、糙皮侧耳菌丝和麦麸浸汁 ,制备成琼脂培养基 ,对照PDA和浜田氏培养基培养松口蘑纯菌丝。结果表明 ,糙皮侧耳菌丝麦麸汁培养基的效果明显优于包括浜田氏培养基在内的其它配方 ,松口蘑土培养基也有良好表现。松口蘑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特征也不尽相同。进一步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采用几种不同真菌菌丝为原料制成的菌丝麦麸汁培养基上 ,松口蘑菌丝生长速度的差异并不明显
  • 李荣春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杏鲍菇味鲜美 ,口感好 ,质地优良 ,货架寿命长 ,近年来 ,在欧洲得以迅速发展 ,并传播到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试验结果表明 ,锯末培养料的杏鲍菇产量高于秸秆培养料 ,大麦啤酒糟能有效地提高杏鲍菇产量 ,而覆土出菇栽培模式可以获得较高的杏鲍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
  • 陈蓉明,林跃鑫,黄谚谚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比较了象草 (Pennisetum purpureum )栽培灵芝与椴树 (Tiliatuan)段木栽培灵芝的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象草栽培灵芝的营养成分接近甚至略高于段木培养的灵芝。
  • 游秀花,郑如德,崔春英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文献〔8〕的资料 ,运用系统指数模型法对 10个侧耳菌株选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SN1菌株表现最好 ,与文献〔8〕结果一致。该方法原理简单 ,操作性强 ,从而为生物品种选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