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食用菌学报》

过刊目录

  • 2023年, 第30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23-12-15
      

  • 全选
    |
  • 赵琛, 王翔, 闫舟, 郝金斌, 王芳, 刘靖宇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的全基因组中鉴定出14个高速泳动蛋白(high-mobility group box,HMG-box)的编码基因(PoHMG1~PoHMG14),对其进行特征、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所有的HMG-box转录因子蛋白的三级结构高度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为6 893.79~60 397.29, 蛋白PoHMG6、PoHMG11、PoHMG12与PoHMG13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基于糙皮侧耳在菌丝、原基、幼嫩子实体和成熟子实体时期的转录组数据,对筛选到的转录因子基因PoHMG11进行克隆分析并探究其功能及表达特性,发现该基因全长序列1 517 bp,编码489个氨基酸,含有一个HMG-box结构域。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体外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5.5×104的蛋白,该重组蛋白在 1 mol·L-1 IPTG、25 ℃诱导表达6 h 时表达量最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糙皮侧耳在菌丝、原基、幼嫩子实体和成熟子实体阶段PoHMG1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该基因在成熟糙皮侧耳子实体中的表达量比其他生长发育时期显著升高5倍以上,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糙皮侧耳子实体成熟过程。
  • 沈真辉, 罗祥英, 赵仙伟, 李梦杰, 曹瑶, 杨林雷, 陆青青, 李荣春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长在黑暗、白光、蓝光下的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子实体为材料,利用转录组分析光照对金耳子实体转色的影响。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表明:白光诱导的转色子实体与黑暗处理的未转色子实体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1 797个(1 308个上调,489个下调);蓝光诱导的转色子实体与黑暗处理的未转色子实体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1 617个(1 056个上调,561个下调);蓝光诱导的转色子实体和白光诱导的转色子实体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152个(74个上调,78个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与黑暗处理未转色子实体相比,蓝光或白光诱导的转色子实体中大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上调,且主要富集在翻译、肽类代谢、核糖体结构成分、结构分子活性等过程;蓝光和白光诱导的子实体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呼吸调控、跨膜运输及膜组分等相关过程。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表明:参与核糖体、氨基酸生物合成及2-氧羧酸代谢等途径的相关基因在子实体转色过程中大部分上调表达。根据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筛选到9条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核黄素代谢等相关的色素代谢途径及差异表达基因。从蓝光和黑暗比较组中的类胡萝卜生物合成途径、核黄素代谢及其与色素合成相关的上游代谢途径中筛选出9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9个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金耳子实体转色机制解析、关键功能基因挖掘及栽培过程中的光照调控提供参考。
  • 戚元成, 侯晓娟, 王贺莲, 申进文, 文晴, 胡延如, 王风芹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袋栽实验比较野生型、Pofst3过表达型和Pofst3反义沉默型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分别记为Ⅰ、Ⅱ、Ⅲ)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数量、子实体数量、菌柄直径、菌盖直径等农艺性状;测定其漆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Ⅰ、Ⅱ、Ⅲ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与Ⅰ相比,Ⅲ的原基和子实体数量多,菌柄直径大,菌盖直径小,原基和子实体中Pofst3的相对表达量低;与Ⅰ、Ⅱ相比,Ⅲ的漆酶、木聚糖酶及纤维素酶活性较高;Pofst3对糙皮侧耳发育的影响可能与其胞外酶活性相关。
  • 张俊波, 刘绍雄, 华蓉, 刘祈猛, 李建英, 刘春丽, 罗熙, 孙达锋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迪庆藏族自治州之间的德贡公路旁栎树倒木上采集的颜色鲜艳、生长健壮、肉质厚实的野生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初筛、复筛获得优良菌株JE-4。以市场销售金耳分离获得菌株J-5为对照,通过拮抗实验、测定菌丝培养特性和农艺性状以及SSR分子标记比较2个菌株间的差异;通过生产实验分析比较JE-4与J-5的生物学效率和增产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J-5相比,初筛和复筛获得优良菌株JE-4的菌丝生长较好;菌丝生长温度为20~30 ℃,出菇温度为10~35 ℃,最适出菇温度为18~20 ℃;栽培周期(从接种至采收时间)48 d;子实体呈金黄色;第一潮生物学效率为(71.26±0.55)%。2021—2022年的多次栽培示范实验中,JE-4在各示范点的第一潮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J-5,周期缩短。JE-4整齐度高,朵形较大(直径9.7 cm,肉质层厚度3.9 cm),开瓣充分,转色均匀,干品正面和反面均呈金黄色(菇根部为白色),无白斑,对照朵形较小(直径7.7 cm,肉质层厚度3.5 cm),开瓣不充分,干品正面暗黄色,背面灰白色;利用6对SSR引物(JESSR003、JESSR010、JESSR075、JESSR090、JESSR098、JESSR100)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可将二者明显区分。JE-4营养物质较丰富,多糖和氨基酸总量等高于对照J-5。2023年,金耳新品种JE-4 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命名为 ‘中菌金耳4号’。
  • 胡延如, 邵玉强, 文晴, 戚元成, 王风芹, 申进文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外源信号物质H2O2、Ca2+、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1,4-二氨基丁烷(putrescine, Put) 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Xin831热胁迫适应性的影响。以无菌水为对照,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H2O2(0.01、0.05、0.25、1.25、6.25 mmol·L-1)、Ca2+(2.5、5、10、20、40 mmol·L-1)、NO供体SNP(0.1、0.2、0.4、0.6、0.8 mmol·L-1)、Put (25、50、100、200、400 μmol·L-1),待菌丝生长5 d后,分别设置常温(25 ℃)、40 ℃热胁迫处理24 h,测量并计算各处理下糙皮侧耳菌丝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0.01~1.25 mmol·L-1 H2O2、(2.5、10、20)mmol·L-1 Ca2+、0.2 mmol·L-1 SNP、25~200 μmol·L-1Put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6.25 mmol·L-1 H2O2、40 mmol·L-1 Ca2+、0.4~0.8 mmol·L-1 SNP抑制糙皮侧耳菌丝生长;在实验范围内,热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H2O2、Ca2+、SNP、Put对糙皮侧耳菌丝恢复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
  • 夏凤娜, 关小莺, 陈少丹, 陈秋颜, 张一帆, 杨小兵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16批(S1~S16)不同来源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为材料,构建灵芝孢子粉脂质成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指纹图谱,将S1~S16的HPLC-ELSD指纹图谱数据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指认共有峰和评价相似度,采用HPLC-ELSD测定S1~S16中亚油酸、棕榈酸、油酸和麦角甾醇含量。结果表明:共指认4个共有峰,分别为亚油酸、棕榈酸、油酸和麦角甾醇;除S14外,其他15批灵芝孢子粉中脂质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相似度高,较为稳定;不同来源的灵芝孢子粉中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的含量差异较大,麦角甾醇含量较为稳定。
  • 程艳芬, 赵越, 曹谨玲, 云少君, 程菲儿, 赵莉, 冯翠萍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小鼠肝脏指数测定、肝脏的组织形态HE染色观察、肝脏脂质代谢和抗氧化指标测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抗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研究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SLP,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00、200、400 mg·kg-1)对高脂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SLP中、高剂量组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高剂量组肝脏的TC、TG含量均显著降低,低、中、高剂量组的LDL-C含量极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的MDA含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的SOD、GSH-Px活性和GSH含量均显著升高;低、中、高剂量组的HO-1GST表达量均显著升高,高剂量组的NQO1表达量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的γ-GCL表达量显著升高;高剂量组的CRPIL-6TNF-α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的VCAM-1表达量极显著降低,低、中、高剂量组的ICAM-1表达量极显著降低,表明广叶绣球菌多糖可通过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调节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肝损伤。研究结果可为广叶绣球菌多糖开发提供参考。
  • 赵立智, 包海鹰, 邹滨, 王青春, 韩晨, 刘颖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定小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参数和红细胞参数,研究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子实体粉末组(高、低剂量分别为1.2、0.6 g·kg-1)、石油醚提取物组(高、低剂量分别为12、6 g·kg-1)、乙酸乙酯提取物组(高、低剂量分别为17、8.5 g·kg-1)、正丁醇提取物组(高、低剂量分别为45、22.5 g·kg-1)和水提取物组(高、低剂量分别为620、310 g·kg-1)对小鼠的止血活性。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粗毛纤孔菌粉末,乙酸乙酯、水提取物高剂量组出血时间极显著减少;粉末高、低剂量组,石油醚、乙酸乙酯、水提取物高剂量组凝血时间显著减少;粉末高、低剂量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高剂量组凝血酶原时间极显著减少;粉末高、低剂量组,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高剂量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减少;粉末、水提取物高、低剂量组,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组血浆凝血酶时间显著减少;粉末、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降低;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水提取物低剂量组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增加;粉末、水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血小板计数极显著升高;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血小板分布宽度显著增加;粉末高、低剂量组,水提取物高剂量组血小板压积显著增加;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红细胞数目极显著减少,血红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极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将为利用粗毛纤孔菌的止血活性提供参考。
  • 王雨阳, 李正鹏, 陈万超, 张忠, 刘朋, 吴迪, 李文, 杨焱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浙江海宁桑树,陕西榆林枣树、桑树以及湖北宜昌桑树、栎树木屑的化学成分,采用这五种木屑栽培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测定子实体多糖、总三萜、总酚、黄酮含量,并研究子实体醇提物抗氧化、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结果表明:陕西榆林枣树木屑栽培的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为3.06%;浙江海宁桑树木屑栽培的子实体总三萜、总酚和黄酮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63%、16.09%、15.59%,且子实体醇提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对肿瘤细胞HepG-2、MCF-7、HeLa的抑制率最高。研究结果为利用栽培基质提高瓦尼桑黄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提供参考。
  • 侯立娟, 卯明娟, 刘迪, 蒋宁, 周蓉云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1、1.0、10.0、50.0 µg· mL-1)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水提液对果蝇平均寿命、半致死时间、最长寿命、蛹数量和F1代羽化成虫数量的影响;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1 µg· mL-1 杨树桑黄水提液饲喂果蝇后第1 、3 、5 、10 、20 天与寿命、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与对照相比,1.0 µg·mL-1 水提液延长果蝇平均寿命,0.1、1.0 µg·mL-1水提液延长成虫半致死时间;1.0 µg·mL-1水提液增加F1代羽化成虫数量;基因TEPBrC, E74BJHEH均在第3天相对表达量较高;基因INDYEcRBSrlTPI均在第10 天相对表达量较高;基因TotA,DrosTotX 均在第20 天相对表达量较高。
  • 赵娟, 高晓珂, 郑惠千, 王守现, 刘宇, 秦文韬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培养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覆土中的细菌,通过对峙培养法筛选能够促进卵孢小奥德蘑菌丝生长的细菌,并检测其溶磷、固氮、解钾及产生纤维素酶、生长激素和嗜铁素等生物活性,综合利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系统学方法鉴定有益细菌。结果表明:从覆土中分离获得256株细菌,其中8个属的54株细菌能够促进菌丝生长;芽孢杆菌(Bacillu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为优势属,占比分别为42.59%和25.93%;在54株细菌中,有14、8、6株细菌分别具有溶磷、固氮、解钾活性;有10、9、7株细菌分别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生长激素、嗜铁素。有益细菌54-14、41-60、57-71和27-17分别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 fluorescens)、恶臭假单胞菌(P. putida)、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
  • 简伟明, 李洁仪, 张智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目前我国食用菌加工产业中存在的食用菌作为食品原料应用时法规缺失、滞后、受限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对食用菌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良影响及给行业监管带来的困难;针对食用菌加工产业原料合规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