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食用菌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谭伟, 苗人云, 周洁, 李小林, 闫世杰, 黄忠乾, 张波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代料栽培的季节安排、品种选用、基质配方、菌袋生产、耳棚搭建、出耳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生产成本增加、油疤病危害等产业问题,提出今后毛木耳代料栽培的研发工作应聚焦于选育区域化专用品种、创新本土化基质配制、研发轻简化设施技术、数量化环境参数调控和制定标准化规程等方向.
  • 研究论文
  • 张磊, 仝宗军, 严俊杰, 黄蓉梅, 刘媛媛, 李冰玉, 汪健芳, 谢宝贵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运用本地BLAST方法,找到一个小G蛋白Ran的编码基因,命名为FvRan 1.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为 1337 bp,编码区长度为1079 bp,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其中4个内含子(I1、I2、I3、I6)在mRNA加工过程中存在可变剪切现象.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FvRan1具有5个 G-Box保守结构域和2个效应器开关,与担子菌中 Moniliophthora roreri 以及Trametes versicolor 的亲缘关系最近.采用 RT-qPCR 研究FvRan1在不同生长时期及部位、伸长期菌柄的不同部位以及竖直、微重力(旋转)、水平3个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FvRan1在成熟期菌柄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金针菇伸长区段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生长点和非伸长区段;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FvRan1呈显著上调表达.FvRan1基因在金针菇菌柄伸长与重力应答过程中可能具有正调控作用.
  • 林范学, 梁宝东, 冯磊, 赵强, 朱九滨, 李涛, 鲍大鹏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 50 个香菇菌株为材料,对10个数量性状的表型值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在距离 d=9.69处可将50个菌株分为5大类群:第1类群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第2类群单菇性状最佳,第3类群菇柄性状突出,第4类群高产早熟,第5类群只有单菇重性状可取;从各类群中筛选出241-4等14个表现优良的菌株.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为89.4%的前3个主成分,分别为单菇因子、发育因子和产量因子;主成分分值图可将50个菌株分为5大类群,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可对香菇菌株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 李彪, 徐建俊, 赵辉, 王志德, 孙传齐, 马洁, 徐德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808 为出发菌株,在气温为 5 ℃时选取菌柄长约 3.5 cm、菌盖直径约6.0 cm、菌盖厚度约1.5 cm的子实体.初筛出菌丝长势好,菇型圆正的菌株;复筛出菌丝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高,且能在较高或较低温度出菇的目标菌株,分别取菌龄一致的目标菌株和808菌株,比较在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速度.经过系统选育,获得了一个出菇温度为5~30 ℃,生物学效率为(84.57±1.18)%的香菇新菌株 E8.2016年7月21日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田间技术鉴定,2017年2月16日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天丰8号.
  • 高洋, 张波, 叶建强, 张金旸, 王冶, 李玉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采自黑龙江省抚远县林场的腐木生硬柄菇(Ossicaulis lignatilis)进行生物学特性和驯化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腐木生硬柄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 ℃,最适pH为7~8,碳源为蔗糖或糊精,氮源为蛋白胨或酵母浸粉.在木屑和水稻秸秆的混合培养基质中(78%杨树木屑、20%玉米粉、1%石灰、1%石膏、含水量为60%~62%)驯化出菇,绝对生物学转化率为2.02%.
  • 魏云辉, 王洪秀, 安颖, 胡佳, 戴朝阳, 马静, 熊文婷, 李菁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水稻主产区,稻草秸秆以焚烧和丢弃为主,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为实现稻草的资源化利用、降低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生产成本,用稻草按不同比例代替常规培养料中的棉籽壳栽培虎奶菇.结果表明:随着稻草替代量增加,虎奶菇的出菇周期缩短,但产量有所降低.用30%稻草、20%棉籽壳、18%麸皮、15%玉米芯、15%木屑、1%蔗糖、1%轻质碳酸钙为培养料栽培虎奶菇,和常规培养料栽培相比,出菇周期缩短6 d,产量无显著差异,每袋利润提高0.26元.
  • 张江萍, 付丽娇, 刘和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808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不同热胁迫起始时间、胁迫温度、胁迫持续时间和恢复培养时间对香菇液体发酵胞内和胞外多糖总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L9(34)研究促进香菇多糖生物合成的最佳热胁迫条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热胁迫温度、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静置恢复时间4个因素对香菇多糖生物合成均有影响,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佳条件为热胁迫温度40℃,热胁迫起始时间为液体发酵第7.5天,胁迫持续时间9h,热胁迫后25℃静置恢复18h,在此条件下,香菇液体发酵产物多糖含量(胞内和胞外多糖总含量)为4.25g/L,是未做热胁迫处理多糖总含量(2.67g/L)的1.6倍。?
  • 陈体强, 吴建国, 毛方华, 钟礼义, 吴锦忠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分别从硬孔灵芝(Ganoderma duropora)和赤芝(G.lucidum)孢子粉中萃取分离孢子油,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孢子油(萃取条件相同)的脂肪酸成分和角鲨烯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性离子检测(GC-MS/SIM)模式测定麦角甾醇类成分和总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孢子油中脂肪酸成分组成相似,在不同分离条件(分离I和II)下获得的样品(分别标记分离I和II得到的硬孔灵芝样品为A和B,赤芝样品为C和D)均由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组成,4种脂肪酸在硬孔灵芝中占检出成分的95.1%~96.3%(质量分数),在赤芝中占97.0%~97.9%(质量分数),其中硬孔灵芝A和B中两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分别合计为71.2%和73.1%,略低于赤芝(C和D分别合计为76.8%和77.7%);两种孢子油中均检测出开链三萜——角鲨烯,其在硬孔灵芝孢子油A和B中含量分别为0.40mg/g和0.44mg/g,在赤芝孢子油C和D中分别为0.41mg/g和0.43mg/g;两种孢子油中也均检测出至少4种麦角甾醇类成分,组成相似,其中硬孔灵芝孢子油A和B中含量分别合计为1.9mg/g和2.9mg/g,与赤芝孢子油(C和D中分别为2.4mg/g和2.7mg/g)中相近。?
  • 马诗经, 梁慧嘉, 焦春伟, 张命龙, 谢意珍, 李崇, 杨咏善, 陈家明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丝体粉(MPPH)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5mg/kg)、低剂量组(MPPH 250mg/kg)、中剂量组(MPPH 500mg/kg)、高剂量组(MPPH 1000mg/kg)和正常MPPH组,分别给药7d后,同时灌胃次黄嘌呤(500mg/kg)和注射氧嗪酸钾(100mg/kg)联合诱导小鼠构建高尿酸血症模型,继续给药7d,测定小鼠的尿酸、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以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和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e transporter 1,URAT 1)水平。结果表明:MPPH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尿酸含量(P<0.01),升高尿液中尿酸水平(P<0.01),抑制肝脏中XOD活性和肾脏中URAT 1过度表达,促进尿酸排泄,且不影响小鼠体重增加,对肝脏、肾脏也无损伤。?
  • 李梅, 吴小波, 李萌, 吕聪, 董旭杰, 曹福祥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漆酶活性为指标,利用不同果皮为基质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固态发酵产漆酶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产漆酶进行纯化,研究纯化后漆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以柚皮为培养基质(5g柚皮、25mL水、20μL吐温-80),30℃固态发酵10d,糙皮侧耳产漆酶的活性最高,比活力为21800U/g;在该条件下将糙皮侧耳所产漆酶的粗酶液用硫酸铵沉淀、透析、浓缩、DEAE-纤维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漆酶蛋白单一条带,SDS-PAGE检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66000;该漆酶命名为Lac h2,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值为4.5;在30~50℃,pH 4.5~6.0范围内稳定;金属离子Zn2+、Mn2+、Cu2+和Mg2+对纯化的漆酶Lac h2的酶活力有促进作用而Ca2+、Ag+和Fe2+对Lac h2的酶活力有抑制作用。?
  • 张忠, 刘艳芳, 周帅, 唐庆九, 杨焱, 冯娜, 唐传红, 吴迪, 张劲松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氯磺酸法对金耳(Tremella aurantia)子实体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溶剂、氯磺酸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对多糖硫酸化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的硫酸化金耳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制L1210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以取代度为指标,金耳多糖硫酸化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多糖残基与氯磺酸的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产物取代度为1.48。此外,随着多糖取代度的增加,硫酸化金耳多糖对过氧化氢、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显著提高,对L1210细胞的抑制率也明显升高,说明硫酸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与其硫酸化的取代度相关。?
  • 吴华, 欧剑峰, 黄鸿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寻找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无公害防治新途径,通过室内和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生产现场试验测定了8种植物精油单组成分化合物对平菇厉眼蕈蚊的驱避作用。结果表明:α-松油醇(0.0625%~2%)和芳樟醇(0.125%~2%)对平菇厉眼蕈蚊成虫具有驱避活性,驱避率均随施用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芳樟醇还具有低浓度引诱的特性;香茅醛引诱效果不明显;而柠檬烯、柠檬醛、香叶醇、香叶烯和香茅醇均表现出明显的引诱活性。研究还表明,α-松油醇和芳樟醇对平菇厉眼蕈蚊各虫态无明显的毒杀作用。因此,α-松油醇和芳樟醇具有用于食用菌生产中防治平菇厉眼蕈蚊的潜力。?
  • 冯云利, 汤昕明, 杨珍福, 郭相, 马明, 陈正启, 桂明英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随机踏查,调查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大型真菌。首先,观察采集标本的子实体形态、大小、质地、颜色、有无附属物等,菌肉的颜色、质地,菌柄、菌托及假根的特征和孢子印的颜色等;其次,观察子实层、担子、担孢子、子囊孢子及子囊的显微结构;最后,对不能通过形态学观察确定种类的标本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鉴定标准采用《菌物字典》(第10版)的分类系统编排科属,参照http://www.indexfungorum.org确定真菌资源的拉丁名,一共鉴定出大型真菌101种,隶属于44属28科,其中子囊菌1种,担子菌100种。?
  • 王锋尖, 周向宇, 潘坤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2014~2016年在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十堰市采集的1000余份大型真菌标本,鉴定出食用菌110种,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其中湖北省首次报道的种类29种。?
  • 综述
  • 凌志琳, 赵瑞琳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近年来食药用菌的全基因组测序现状,总结基因组学在食药用菌栽培育种中基质利用、成菇机理、次级代谢产物和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其发展前景。?
  • 汪雯翰, 贾薇, 张劲松, 徐宾, 杨焱, 王忠, 张赫男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癌血管生成和癌细胞转移、激活免疫等方面综述了灵芝(Ganoderma lucidum)对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机理,为深入研究和开发以灵芝为来源的防治前列腺癌的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药品提供科学依据。?
  • 研究论文
  • 梁建东, 韩燕峰, 田维毅, 梁宗琦, 李子忠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高雄山虫草(Cordyceps takaomontana)的无性型为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糖、多肽、生物碱、甾醇类和萜类等。它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例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原生物、抗抑郁、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和保护肝脏等。笔者对高雄山虫草及其无性型的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和安全性的研究归纳整理作一综述,以期为高雄山虫草及其无性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刘秀明, 陈强, 邬向丽, 黄晨阳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