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食用菌学报》

过刊目录

  • 2016年, 第23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6-12-20
      

  • 全选
    |
  • 徐珍, 刘建雨, 张丹, 王瑞娟, 潘迎捷, 谭琦, 尚晓冬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单核菌株DAN3的基因组为参考,完成单核体DAN3和M及其杂交双核体G1在菌丝阶段的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比较两个样本间的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样本中共有显著性差异表达的基因86个,其中,在G1中呈上调、下调表达的基因数分别为41、45个,有2个基因在G1中特异表达。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86个差异基因中有40个基因比对上了GO功能注释,其中18个基因在G1中呈上调表达;单一生物过程和催化活性为显著性富集的功能,相关基因在G1中呈上调表达。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22个差异基因被定位到17条Pathway,其中10个基因在G1中呈上调表达,包括赖氨酸代谢途径对应基因,3_M和G1菌丝样品中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70×103 ng/mg和1.06×103 ng/mg,说明G1中上调的基因可能与之降解相关;DNA复制是显著性富集的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G1中呈下调表达。
  • 肖冬来, 马璐, 应正河, 江晓凌, 林衍铨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了一个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编码的溶血素基因(latifolysin),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溶血素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标记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分析溶血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latifolysin基因全长为399bp,编码133个氨基酸。保守功能域搜索显示latifolysin具有与杨树菇溶血素(aegerolysins)蛋白家族相同的结构域和功能位点,两者序列相似性40%。杨树菇溶血素家族蛋白在真菌中呈不连续性分布。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绣球菌溶血素隶属于担子菌类群,与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遗传关系较近。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定量结果表明,latifolysin和绣球菌溶血素在广叶绣球菌幼菇期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菌丝体中表达水平。
  • 2016, 23(04): 13-1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生产有问题三农热线来帮你遇到问题怎么办专家为你找答案上海12316三农服务热线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的一条公益性服务热线,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支农惠农和农村集体"三资"政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热线以电话咨询、"农民一点通"视频咨询、网上咨询、短信咨询、书信回复等方式,免费为全国农民
  • 安丹丹, 张宇婷, 李健, 陈艳秋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成功获得了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JL 01菌株的内切葡聚糖酶(IO-EG)和β-葡萄糖苷酶(IOBGL)的cDNA全长序列。eg2基因cDNA序列全长(ORF)为1149bp,编码382个氨基酸,bgl2基因cDNA序列全长(ORF)为2583bp,编码860个氨基酸;成功构建了30a-eg2和30a-bgl2大肠杆菌表达菌株,诱导培养后,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两个菌株均表达蛋白,且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为桦褐孔菌高效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 韩文清, 王涵, 何媛媛, 杨娜娜, 张明斗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不同比例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药渣替代玉米芯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供试菌株进行栽培实验。经栽培收获两茬子实体,分别对不同配方两个菌种的菌丝长速、单位料重产量、生物学效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位料重产量及生物学效率表现上,随培养料中所含丹参药渣比例增加而增加;在菌丝长速表现上则相反。经丹参药渣、玉米芯的碳氮比分析(28.5:1;88.1:1)得知,栽培料中随药渣含量的增加氮素含量相应提高(碳氮比55.27:1~27.44:1,氮含量为0.76%~2.43%),成为两个菌种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 张维瑞, 刘盛荣, 苏贵平, 马立验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生产成本和解决油茶籽种壳利用问题,研究油茶籽种壳营养成分及其代替棉籽壳和麸皮栽培猴头菌。结果显示:油茶籽种壳含有8.2%粗蛋白、12.3%粗纤维、4.5%粗脂肪、29.8%木质素以及12.6%灰分。油茶籽种壳部分代替棉籽壳可促进菌丝生长、提高产量且子实体仍保持良好经济性状。适宜配方为堆制13%~28%油茶籽种壳、30%~45%棉籽壳、30%玉米芯、10%麸皮、2%碳酸钙,袋(干料440g)产量286~292g,高于对照(267g)。油茶籽种壳部分代替麸皮不利于猴头菌菌丝生长并降低其产量,但可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上可利用油茶籽种壳部分代替棉籽壳栽培猴头菌。
  • 田振, 唐庆九, 冯娜, 张劲松, 王金艳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用D101大孔树脂作为填料,不同浓度乙醇梯度洗脱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提取物,利用HPLC对得到的不同洗脱物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利用体外抗肿瘤模型对洗脱物进行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90%和95%乙醇洗脱获得了灵芝中极性较弱的三萜组分,得率共计为6.7%。该三萜组分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以95%乙醇洗脱获得的三萜组分活性最强,对肿瘤细胞K562、LNCaP增殖抑制的IC50值分别达到14.67μg/mL和0.87μg/mL。
  • 应一君, 张劲松, 唐庆九, 杨焱, 周帅, 吴迪, 颜梦秋, 刘艳芳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乙醇分步沉淀法从紫芝(Ganoderma sinensis)子实体水提取物中分离多糖,得到分步醇沉的粗多糖样品30E、50E和70E,比较了3个粗多糖样品的得率、多糖含量、单糖组成、重均分子量分布特征、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NO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表明:30E、50E和70E的多糖得率均较低,分别为0.04%、0.17%和0.49%;水解后的单糖种类基本相同,均有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但是单糖比例差异较大,70E中还含有3.4%的木糖;紫芝多糖的重均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广,从1.450×10~4到1.276×10~7,30E中有2个大分子量组分(重均分子量分别为8.867×10~6和1.276×10~7),50E和70E的重均分子量较小(<2×10~4);分步醇沉的各粗多糖样品均具有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其中30E的活性最好。
  • 李尽哲, 王德芝, 黄雅琴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15%、20%灵芝(Ganoderma lucidum)火棘(Pyracantha crenulata)饮料,验证其对果蝇寿命、生殖力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跟对照相比,培养基中添加15%灵芝火棘饮料能够使延寿率和成蝇率分别提高13.9%和6.3%,SOD活性提高13.9%,MDA含量降低17.4%。
  • 胡振宇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发酵液灌胃小鼠,对小鼠抗运动疲劳及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10mg/kg·d ddH2O)相比,姬松茸发酵液中剂量组(20mg/kg·d)、高剂量组(30mg/kg·d)小鼠的负重游泳、爬杆、耐缺氧时间均显著延长,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显著降低,肝糖原储存量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显著提高,MDA值显著下降。说明灌胃姬松茸发酵液,能提高小鼠抗运动疲劳功能和加强肝组织抗氧化能力。
  • 杨海芮, 贾薇, 张劲松, 张赫男, 杨焱, 樊华, 刘志东, 张亚平, 汪雯翰, 孙文博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发酵液、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培养菌丝体中挥发性成分,其中共鉴定出30种香气成分。发酵液中有14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43.76%,以醇类为主;液体发酵菌丝体有19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34.97%,以醇类和醛类为主;固体培养菌丝体中有15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12.21%,以醛类为主。
  • 金华, 高艳, 马明硕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波提取胶陀螺(Bulgaria inguinans)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胶陀螺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5min、提取温度50℃、液料比20:1(mL:g),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4.71%。
  • 张莹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定量分析。糙皮侧耳和金福菇子实体样品中均检测出65种挥发性成分;在糙皮侧耳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5-乙酰基氧基甲基-2-糖醛、3-辛酮、3-辛醇和苯乙醛相对含量较高,百分比分别为21.24%、14.71%、13.22%、7.75%和6.73%;在金福菇子实体挥发性成分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1-辛烯-3-醇、2-戊基-呋喃、(E,E)-2,4-癸二烯醛和(Z)-2-辛烯-1-醇,相对含量较高,百分比分别为18.84%、18.07%、17.78%、6.34%和3.80%。
  • 李传华, 王海孝, 宋晓霞, 刘长安, 李泰辉, 陈明杰, 张劲松, 马丹丹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2013~2015年期间,每年3月31日到5月28日,调查新疆喀什地区裂盖马鞍菌(Helvella leucopus)的发生情况和环境因子,持续3年调查结果表明:在胡杨林和毛白杨中均有子实体发生,裂盖马鞍菌子实体发生在土壤pH 8.0左右、有机质含量20~36g/kg、全氮含量0.8~1.3g/kg和速效钾含量189~293mg/kg的地区;野生子实体形成期的土壤温度5.0~26.4℃,空气湿度20%~35%,光照3000~8000lux。
  • 董慧, 章炉军, 于海龙, 张美彦, 刘建辉, 姜宁, 宋春艳, 尚晓冬, 谭琦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香菇(Lentinula edodes)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的连锁图所涉及的分子标记、作图群体、连锁群数量、图谱大小等进行了讨论,并对遗传连锁图谱意义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