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食用菌学报》

过刊目录

  • 2005年, 第12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5-03-20
      

    目次
  • 全选
    |
    目次
  • 郑和斌,王作仁,吕作舟,余知和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CTAB法提取美味侧耳基因组DNA,利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其核糖体DNA的ITS片段,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目的片段。通过PCR产物双向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分别获得其rDNAITS序列,对两种测序方法所得序列及GenBank中美味侧耳ITS片段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三条序列的差异非常小,两种测序方法所得序列仅在两端出现差异,序列内部完全一致。
  • 王赛贞,林树钱,林志彬,赵洪波,马艳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首次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灵芝胆甾醇,采用现代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发现该胆甾醇为24甲基-胆甾-5,22-二烯-3β醇。
  • 王晓洁,蔡德华,杨立红,卜庆梅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深层发酵获得金顶侧耳菌丝体。用水提法分别提取金顶侧耳菌丝体多糖、胞外(过滤液)多糖和全液(菌丝体+发酵液)多糖。用MTT比色法测定金顶侧耳多糖体外对小鼠S-180癌细胞及人结肠低分化腺癌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表明,金顶侧耳胞外多糖对体外培养的S-180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全液多糖和菌丝体多糖无抑制作用。这3种多糖体外对人结肠低分化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其中金顶侧耳胞外多糖抑制率最高,全液多糖次之,菌丝体多糖最低。
  • 夏志兰,王春晖,姜性坚,李元文,熊兴耀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专一性较强的溶壁酶Ⅲ,结合超声波处理南韩赤芝、台芝和中华黑芝孢子粉孢子壁,破壁率可达98%以上。应用冷冻干燥技术,可使溶壁酶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有效成分(多糖)的保护率在99%左右。
  • 尚晓冬,曹晖,谭琦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改进的LETS法提取香菇子实体DNA,就是在香菇子实体匀浆中加入等体积的苯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前,于匀浆液中加入0.25体积的无水乙醇和0.11体积的5mol/L醋酸钾溶液,能显著提高所提取DNA的溶解性。
  • 陈少珍,黄思良,闭志强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野生黄伞纯培养菌丝为试验材料,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经Giemsa染色后,能结实菌株的菌丝是具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接种后,菌丝生长快而均匀,粗壮紧密,成熟时产生色素,菌丝颜色由白色或浅黄色转成深黄色或黄褐色;而非结实菌株的菌丝较细,生长较慢,成熟时不产生色素,菌丝颜色为白色或浅黄色,而且部分菌丝断裂产生分生孢子。
  • 熊鹰,唐利民,姜邻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6个鸡腿蘑菌株分别接种在新料和含30%金针菇菌渣的原种培养基上,比较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结果表明,在含菌渣培养基上所有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均更快;且在新料上菌丝长速愈慢的菌株,在含菌渣培养基上生长速率的增加愈明显。出菇试验表明,不同菌株在新料和含菌渣培养料上的产量表现不同,这表明,不同菌株对菌渣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6个菌株中,5号菌株在新料和含菌渣培养料上的产量均最高。
  • 蔡为明,冯伟林,金群力,王伟平,范丽军,方菊莲,姚平生,陈有兴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调查了不同香菇迟熟品种(241-4,135)、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培养条件及不同越夏场所与热害烂筒的关系。测试了6个生产上常用品种(菌株)菌丝的抗高温能力。结果表明,2个迟熟品种中,241-4抗热害烂筒能力较好,烂简率为12.3%,135抗热害能力较差,烂筒率为35.0%;海拔高于800m地区的香菇烂筒率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培养场所通风散热条件差,热害烂筒率高,通风散热条件好,烂筒率低。菌丝抗高温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菌丝的抗高温能力以135最强,但其完成发菌的菌筒抗高温能力急剧下降,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江艳华,江晓路,王鹏,王首燕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白灵菇液体培养条件,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0%(w/v)麸皮,1%蔗糖,0.3%蛋白胨,0.1%KH2PO4,0.05%Mg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7.0,温度25℃,接种量10%(v/v),培养基装量100mL/250mL,培养时间7d。栽培试验表明,液体菌种制种时间比固体菌种的少13~18d,头潮菇出菇时间缩短了10~20d。
  • 路等学,王秉峰,邵建宁,高静梅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瓶栽试验的基础上,选出5个茶薪菇菌株和2种培养料,进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袋栽试验。结果表明,①AC1产量最高,平均生物学效率为69.2%。AC9平均生物学效率为67.4%,AC1与AC9生物学效率差异不显著。②AC1在以棉籽壳为主的培养料上的生物学效率为74.4%,AC9在以麦草为主的培养料上的生物学效率为63.3%。③参试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菌株(AC4)的生物学效率,达到5.0%的显著水平。
  • 应国华,吕明亮,陈奕良,梅建伟,贾亚妮,顾兴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管理不善、随意采收导致缘盖牛肝菌巨大经济损失。加强缘盖牛肝菌山场管理,建立保护、采集、收购、销售统一管理的产业化运营体制,确定以成熟度为指标的缘盖牛肝菌子实体采收标准,采取有利于菌塘保护和复壮的标准采收管理措施,是缘盖牛肝菌采收产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 彭卫红,王勇,黄忠乾,甘炳成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银耳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状况,并探讨了银耳育种及菌种保藏等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为银耳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
  • 许颖,兰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真菌漆酶尤其是食药用真菌漆酶的生物学性质、分子生物学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在注重真菌漆酶理论研究的同时,尤其应侧重其应用研究。